来源: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
核心观点
一季度股市主线在科技与中国特估,转债表现优于纯债。二季度股市盈利与流动性存在小幅共振可能,而地缘及政策环境也偏有利,期待股指中期“升势”。结构上,泛复苏链回升、数字链分化,传统赛道股、周期股博弈修复。二季度转债供求预计基本平衡,变数主要在股市。而转债估值短期可能有小幅收敛但中期预计仍将处于高位,更需要关注个券分化。我们认为今年可能不是转债的“大年”,但转债作为债市投资“胜负手”的角色不变,“比债有余”判断不改。操作上,我们建议继续以个券为核心,风格上侧重偏股性+中小盘+次新券品种,底仓则可略偏“中特估”等政策主题。
股市展望:中期仍期待“升势”
(资料图片)
一季度股指脱离底部区间,主线切换到科技与政策。展望二季度,股市核心变量预计呈现如下变化:1、二季度是今年国内经济同比增速高点,盈利驱动有可预见性;2、海外流动性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,国内则期待股市赚钱效应催化+低机会成本推动场外资金加速向场内转化;3、4 月是政策关键月+地缘环境稳定期,关注政治局会议相关表述能否提振市场信心;5、股市估值及性价比或不会对股指上涨带来阻力。主线上,我们认为泛复苏链表现将回升、数字链则演绎高位分化,而传统赛道股、周期股等存在低吸机会。具体板块推荐医药、精细化工、半导体、基本金属等。
转债供求:基本平衡
供给方面,全面注册制施行后,审核节奏加快,上市公司转债融资意愿有望增加。预计转债供给在二季度延后释放,全年发行规模或不低于2800亿。需求方面,预计二季度增量资金仍能与高供给匹配,但不同投资者行为可能出现分化:1、公募基金整体仓位或偏中性,新发基金和混合基金等流入规模有限;2、灵活风格资金,如私募、个人投资者和券商自营,将是消化供给的主要力量之一,二季度流入占比或提升;3、保险资金流入趋势放缓,边际定价权转弱。当然,股指共振强度将决定流入规模的级别。
转债估值:仍然偏高
当前从隐含波动率、绝对价格、债股性和新券定位等角度看,转债估值仍处于偏高水位。高估值背后,是股指预期好转带动转债回报再次超过纯债,低机会成本和市场扩容带来估值支撑。展望二季度,我们对转债估值则有以下判断:1、短期而言,转债性价比已远弱于正股,机构投资者大概率不会重仓参与,因此转债估值或已难以继续上行;2、但毕竟股市预期继续好转、纯债机会成本仍低,转债估值也很难大幅下行,预计其小幅回落后还将继续在历史高位运行;3、转债估值继续保持分化,但基于正股赛道、配置价值和股性的分化将会更加突出,可稍弱化对评级和规模关注。
转债策略:强于债弱于股,重在个券
从核心因素看,二季度股市盈利与流动性有望形成共振,权益资产大环境整体友好;转债估值可能小幅被动收敛,但仍保持高位运行;纯债久期、杠杆、信用下沉和品种选择策略空间都有限,机会成本仍低。因此操作上我们建议:1、今年可能不是转债的“大年”,但转债作为债市投资“胜负手”的角色不变,“比债有余”判断不改;2、二季度转债的机会大于风险,但受制于估值等问题,转债操作核心仍是个券;3、风格方面,我们继续看好偏股性、中小盘和次新券品种,当然底仓品种可略关注“中特估”
等机会;4、择券方面,着眼正股主线、关注个券性价比,布局优质新券。
风险提示:海外衰退幅度超预期,国际地缘政治冲突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