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顶端新闻
(相关资料图)
曾听过一句话:“父母在,兄弟姐妹是血浓于水的亲人;父母不在,兄弟姐妹是客客气气的亲戚。”小时候,许多人以为除了父母之外,兄弟姐妹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,未来亦能够相互扶持;长大后,才知道想维持兄弟姐妹间的亲情,离不开经营。亲人之间的相处甚是微妙。人们年少不知事的时候,可以随心所欲的和兄弟姐妹相处,父母能够从中调和彼此的矛盾。一旦到了中年,兄弟姐妹各自成家立业后,相处模式便难以再亲密无间。许多人不愿意承认,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,会因为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变得有距离感。但是,生活往往就是如此现实。人到中年你会明白,兄弟姐妹,从来不是一家人。01成家立业后,各自为小家民间有句歇后语叫:“胳膊肘往外。”一个人成家立业之后,内心必然以自己的小家为主,比起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,显然更在乎和妻子儿女的亲情。陈先生就险些为了自己的家庭,彻底和自己的亲妹妹断绝关系。陈先生的父母有一套老房子,他成家立业后,一直将父母接在身边上照顾,原以为父母理所当然会将房子留给自己。岂料,父母心疼女儿生活困难,想要把老房子留给女儿。陈先生得知后郁闷不已,埋怨妹妹不懂事,自己出钱出力的照顾父母,她却甜言蜜语的哄着要房子。妹妹也责怪陈先生小气,父母的房子想给谁由他们自己决定,况且自己生活条件不如哥哥,房子留给自己理所当然。一套老房子,让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妹撕破脸,亲情在现实生活的面前,也难经得住考验。其实,兄妹之间并非没有亲情,只是每个成年人的生活都很艰难,面对利益谁也不愿意轻易舍弃。在人性的考验之下,父母一旦偏心兄弟姐妹中的某一方,必然会遭到其他人的埋怨。古人云:“亲兄弟,明算账。”人到中年,生活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,若是一味的将金钱给予兄弟姐妹,不仅会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,更会引起激烈的家庭矛盾。现实生活中,人们之所以对“扶弟魔”望而却步,关键在于不愿意因为他人影响自己的利益和生活。要知道,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无奈,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,为了自己的小家而奋斗,便无法百分之百的兼顾起兄弟姐妹的亲情。02感情再深,也会斤斤计较刘女士每逢过年去哥哥家看望父母,总会给哥哥的一双儿女包一千块的红包,她特意给父母两千元红包,也会被父母转送给哥哥的子女。原本,刘女士心中并不在意,认为这是父母给小辈的心意。直到刘女士结婚生子后,带着孩子去哥哥家拜年,自家孩子只收到了哥哥给的两百元红包,心里顿时便不平衡了。按理说,兄弟姐妹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,刘女士也并不缺几千块钱来生活。但是,谁能坦然的接受父母的偏心,以及哥哥的随意对待呢?人到中年,阅历越深,越是懂得人情世故。我们懂得“礼尚往来”的道理,与陌生人打交道,不会让自己白白吃亏,和兄弟姐妹之间亦是如此。在一段关系中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秤来衡量,有些人的斤斤计较显山露水,明面上为自己争取利益;有些人则是出于亲情的考量,暗自计较得失,不愿自己当冤大头。成年后的兄弟姐妹,并不像一家人般亲密无间,相处需注意分寸,人情世故同样适用于维持彼此的亲情。03金钱地位,影响着话语权人在社会上立足,金钱是一种底气。人际交往的过程中,我们不难发现,一个功成名就的人,往往会受到众人的追捧,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。金钱,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在社交生活圈的地位,兄弟姐妹之间亦是如此。毕竟,一个人拥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地位,意味着他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即便是在兄弟姐妹面前,也能够以成功者的身份,来增加他说话的分量。在兄弟姐妹之间,话语权高的一方,绝对是某方面高于其他人。人皆有慕强之心,特别是强者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时,难免会期待对方能帮助自己走向成功。人到中年,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另一种社交圈,世俗意义上越成功的人,相处时的底气也就越足。生活中,我们希望兄弟姐妹之间感情亲密无间,但也要遵循人性。不要一味地被亲情蒙蔽双眼,迷失了自我的生活。在照顾好自己生活的同时,我们要有分寸和底线的与兄弟姐妹和谐共处,坚守内心的原则。
标签: